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美食菜谱 > 正文

踏遍长白山 “挖尽”山野菜

类别:美食菜谱 日期:2018-1-5 12:12:32 人气: 来源:

  城市晚报通化讯 近日,《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》一书出版,收录长白山野生食用植物123科、348属,690种,全书配彩图1543幅,详细介绍植物的中文名、学名、科名、别名、俗名、形态特征、生境、分布、采收、营养成分以及食用方法。该书内容全面、系统,图片清晰生动,填补了长白山区食用植物资源研究的空白。这本书是通化师范学院周繇教授,历经30载,经过千辛万苦所换来的,将成为打开长白山“山野菜王国”大门的金钥匙。

  长白山区的原居民食用蘑菇、野菜和野果的历史非常悠久。早在远古时期,生活在这里的肃慎人就有食用野生植物的习俗。

  每年,人们对采回来的山野菜进行仔细的分类。例如,东北杏、李、郁李等用于制作果脯,山刺玫、刺蔷薇、长白蔷薇等用于制作果酱;山葡萄、软枣猕猴桃、毛山楂等用于制作果汁、果酒等饮料;荠菜、东北土当归、鹿药可蘸酱;猴腿蹄盖蕨、羊肚菌、美味牛肝菌可炒食或腌渍;荠菜、大叶蟹甲草可包饭等等。

  长白山区的食用植物资源虽然很丰富,但由于图文资料极其匮乏,许多百姓“守着宝山不识宝”,使大量的资源白白地浪费在大山中。 特别是每年都有许多人因误食有毒植物而中毒。

  一些国内外专家、学者在进行长白山食用植物研究时只能找到一些枯燥的数据和文字,缺少具体的图像资料、食用方法和其他信息等。

  “大学时,我到长白山实习,老师说,这里大部分植物都是由日本、、英国、等科学家命名的。为什么中国人不能研究自己的植物!当时我向周围的同学和老师许下了一个沉甸甸的承诺:将来我一定要写出一本有关长白山食用植物方面的志书!”周繇教授说。

  从1982 年起,周繇就开始对长白山周围20 多个市(县)的广大地区按照不同季节、不同区域进行野外调查和照片拍摄工作,对不同区域的民间野菜食用种类和食用方法进行访查,对大部分植物亲自尝食,同时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,基本上掌握了长白山野生食用植物的种类、形态特征、分布、生境、俗名、食用方法等第一手资料。

  周繇每到周五都会乘坐晚10点20分的火车,于次日凌晨3点15分到达长白山西坡的松江河车站。下车后,找家小旅店休息1个半小时。早5点,再乘车到长白山西门买票进山,到天池西坡2500米处的梯云峰拍摄天池,然后步行30里经过老虎背,下到海拔1500米的梯子河景区,再乘车到锦江大峡谷,步行10里下到南锦江和北锦江的交会处。拍完片后,乘约定的出租车回到松江河火车站,在车站附近找一家小旅店住下。次日凌晨3点15分,乘火车到二道白河,再开始新一天的考察拍摄。周日晚上,乘返回通化的火车,周一早晨到通化,赶回学院上课。

  在这30年的野外考察中,周繇累计在长白山区走了15万多公里,从北坡、南坡、西坡共登上长白山主峰127次;有过两次长达三天三夜的野外迷经历;遇到两次巨大的山体滑坡;曾遇到过3只黑熊;出了6次车祸,自己花掉的工资和金累计15万元。

  为了掌握第一手资料,在经费十分拮据的情况下,周繇克服重重困难,白天考察拍摄,晚上整理资料,夏季不怕蚊虫叮咬,冬天不畏冰雪严寒,每年在野外工作时间在180天以上,拍摄照片累计10万余张,真正做到每种植物都有照片,每张照片都清晰生动,每种植株的分类学特征都拍得十分准确,每种幼苗都拍得非常典型。

  近日,《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》一书正式出版,该书将长白山区690 种食用植物按照植物进化的顺序划分为六类,主要有被子植物、菌类植物及蕨类植物等。

  该书还对每一种植物都详细介绍其学名、别名、俗名、形态特征、生境、分布、采收、营养成分、食用方法等。特别是对那些老百姓经常食用的种类,还专门增加保健价值、开发利用及鉴别易混有毒植物等内容。该书在第一章详细介绍长白山区的界定、自然概况、食用植物的类型、民间采食习俗、常见食用植物的俗名及开发利用的现状等。在附录中,还特别介绍51种常见有毒植物及山野菜毒性的鉴定、祛毒的方法和急救方法等内容。

 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文采研究员对《中国长白山食用植物彩色图志》评价说,“据我所知,20世纪出版的《中国野菜图谱》记述的植物不足200种,而该书介绍了690多种植物。该书使那些鲜为人知的山野菜早日离开大山,人们的餐桌,丰富老百姓的菜篮子,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。”(记者 王耀辉/报道)

  

关键词:长白山山野菜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版权声明: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

合作伙伴:

CopyRight 2002-2012 澳纽风味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