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异国风味 > 正文

异国他乡人中秋难回家 多种方式排解思乡之情

类别:异国风味 日期:2019-1-3 1:27:31 人气: 来源:

  陈廷敬后人

  中秋节,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,但是有不少人却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家过节。不少高校学生、身在异国他乡的人,虽然中秋节不能回家,心中难免会有些失落,但是他们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庆祝中秋。

  水果、香肠、各种小食品等满满地堆了一地,这个中秋节,医学院临床专业大一新生宋先启和他的室友们是在宿舍里度过的。刚刚开学不久,同学之间还不是很熟悉,正好利用这个中秋加深交流。

  来自菏泽的宋先启对记者说,他们宿舍一共有6个人,最远的来自天津。“刚刚来学校,对还不是很熟悉,而且学校离着市区比较远,所以我们就都宅在宿舍。大家买了很多吃的,在宿舍一边聊天一边吃。团支书还为我们送来了月饼,感觉心里面暖暖的。”宋先启说,这是第一年不在家里和父母一起过中秋节,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。

  “毕竟刚刚开学不长时间,而且马上就要放十一小长假了。我们并没有因为中秋节不能回家而抱怨或者伤心,跟同学们在一起也挺开心的。”宋先启说,通过这个中秋,整个宿舍的小伙伴们感情更好了,大家已经成为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。

  9月26日晚上7时许,学院的操场上与往常相比热闹了许多,百余名大一新生齐聚在这里,麻醉学专业的学长们在为大一学弟学妹表演节目。

  “这是我们系自己组织的活动,大家聚在一起欣赏节目、做游戏,也算是过个别样的中秋节了。”大一新生王正东对记者说,通过这种团体活动,同学之间也加深了了解。他告诉记者,当天晚上大约去了100多名学生,还有很多同学主动为大家献歌献技,虽然没有经过专业的排练,大家一起说说笑笑特别开心。王正东说,晚上回宿舍后还要给父母打个电话问候一下。

  老家青州的张敏,已经在韩国大邱韩医大学待了2年多的时间。张敏说,每到中秋节就会格外的想家。在韩国中秋节也是一个大节日,她会跟来自中国的同学们一起包水饺、吃月饼,还会做上一桌子的好菜。

  “人多了热闹了,也就不会那么想家了,好在韩国人也比较注重这个节日,就是这边月饼的种类比较少,不跟咱们国内一样有很多种月饼。”张敏说,由于平常都是一边打工一边上课,一般都是自己做些比较简单的饭菜。只有在中秋节这天,他们几个中国同学都会买好食材后自己包水饺。几个同学在一起说说笑笑,也能感受到节日的氛围。“我们一起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同学,风俗习惯也一样,都是包水饺、吃月饼。”张敏说。

  张敏告诉记者,最必不可缺的一项就是给家人打电话。虽然不能吃妈妈做的菜,但是给家人打个电话,听听家里都做了什么好吃的,就好像自己吃了一样满足。

  李东平先生在的已经生活了20多年了,他告诉记者,每年的中秋节还是会跟当年在一样过节,也会特意买点月饼吃。现在正好是春天,所以李先生说这是春天里的中秋节。

  李东平告诉记者,为了热闹一些,在中秋节之前,山东就会一起庆祝中秋节。“我们山东有将近500个山东老乡,这些人中各行各业的都有,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庆祝中秋节。这次来了200多个人,我们买了400多个月饼。虽然身在异国他乡,但跟老乡们在一起也就不会特别孤独。”李先生说。

  60岁的李东平告诉记者,虽然在已经生活了20多年,但是每当中秋节临近,还是格外的思念,特别怀念小时候的中秋节。“我一直很重视中秋,也一直跟孩子们一起过中秋。中秋晚上还是老习惯,在家里做点菜,吃个月饼,在地球的另一边看看月亮。”李先生说。

  老家青州王坟镇的魏昌盛,在非洲埃塞俄比亚打井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。魏先生表示,在埃塞俄比亚的生活非常艰苦,他们打井的地方在一个偏僻的村子里,连月饼都无法购买。

  “这边特别的穷,吃的也都是一些最简单的饭菜,中秋节晚上我们还是跟往常一样一起做饭,不过会加两个菜。”魏昌盛说,那边气候很恶劣,热的时候都感觉要被热死了,人也黑了一圈。但是想想在这边挣钱多,可以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,再苦再累也就觉得值了。

  “会跟家人打个电话,这边的信号很差,很多时候不能打电话。在中秋节,不能陪在家人的身边,听听家人的声音,这也是对我们这些国外打工族最大的安慰了。”魏魏昌盛说。

  1、山东电视属21个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(以下简称本网)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。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,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电视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。

 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(www.hengpunai.cn)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版权声明: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

合作伙伴:

CopyRight 2002-2012 澳纽风味网 All Rights Reserve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