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网站首页 > 美容菜谱 > 正文

春节 以美食的名义(组图)

类别:美容菜谱 日期:2020-11-28 23:24:04 人气: 来源:

  春节,或许终有一天,会淡化成日历上的一个寻常的符号,定格为记忆的一种颜色。然而黄河九曲回转,生活永远向前,只要不变的时节如期而至,新年,就依旧会在中国人的餐桌之上浓墨重彩地绽放。至少,是以美食的名义。 —— 《舌尖上的新年》

  早在《舌尖2》上映之时,就有电影发行公司找到摄制组,想将电视版的《舌尖上的中国》改编成电影在全国院线放映。电影和电视的呈现是两回事,只将电视版简单剪辑就播放,未免太过草率,但却让人们意识到拍摄一部电影版《舌尖》的可能,这个设想,终于在2014年10月变成了现实——《舌尖上的新年》的拍摄敲定,由陈晓卿总体把关,、邓洁和李勇共同担当导演。

  “既然拍摄的主题是‘新年’,定档也就只能在1月份。中间这一年多时间,其实能用来拍摄的,不过四五个月而已。” 由带领的团队在两个月内完成调研工作,相继确定典型人物和故事,还有赖于拍摄《舌尖》时积累的一套商业纪录片的制作方法。2015年年初,两个摄制组就开始进行拍摄,拍摄主要分冬、秋两段时间:春节时主要拍摄各地食物的制作,秋天时补拍粮食的采收。

  走遍东西南北,呈现不同地域过年时的美食,《舌尖上的新年》依旧延续“舌尖”的叙事风格与语境,但也针对电影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改变:“八十多分钟电影的台词,只是之前一集纪录片的量,这是为了凸显影像和声音的作用。在情节设置上,也更欢乐和轻松一些,多了不少新奇的食物。”所以在电影开篇,就出现了一对重庆公婆抓猪崽,做桂北名菜松皮扣的场景,这让整部影片别显生趣。

  参与《舌尖》拍摄之前,做的大多都是作者型的纪录片,更多时候是用画面来表达作者的感受。而参与“舌尖”拍摄制作后,他发现纪录片不仅可以呈现食物的表面,还能把事物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及自己对食物的理解表达出来,带着观众往里面走:“虽然《舌尖上的新年》强调欢乐而轻松的氛围,把一些感怀的东西放在背后,但其实春节与祭祀、祈福关联紧密,观众一定也能感受到我们对传统与历史的凸显。”

  甘肃环县,杨向军家做的腊八粥别具一格,除了熬粥之外,还要用最新鲜的羊肉来做臊子,而且味道是咸的。虽然所有人都在“猜测”神明的喜好,但在杨向军看来,拟人化的神和一样,不拘荤素。

  “摸龟首,起大楼;摸龟嘴,大富贵;摸龟身,大翻身;摸龟脚,任吃吃不完;摸龟尾,有头有尾”——在厦门,遇到了闽南最后一个职业龟糕印雕刻师潘海员。一方龟印,四面雕花,每年春天,闽南人都习惯做“红龟粿”,表达一种吉祥的寓意。在看来,梦见包被偷食物是人们与神明沟通最朴素而直接的方式,用以表达人们对自然的,对神明的虔诚以及对祖先的。通过不同的食物,祈求好运,其实是很奇妙、很有意思的现象。

  一拍摄、一行走,伴随的,是现实与传统对味道的改变,也是两代人在经营上的不同。元朗,有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菜“盆菜”,盆菜里共有九种食材,分别烹饪好后再按固定次序放在一起,是空间与味觉的巧妙组合。每年春节,元朗围村都会举办宴席,当地人聚拢在一块儿,围着热烘烘的盆菜,喜庆而热闹。回忆起团队拍摄盆菜的经过:“当时我们为了看邓联兴做盆菜,从尖沙咀打车,花了两百多港币。他住的地方在天水围的对面,隔着一条地铁,那里古老而自然,凝聚了所有的旧时光。”

  邓联兴的儿子六年前留学归来,帮父亲一同经营自家的小铺,从最基础的学起。两代人,在经营上有着迥然不同的理解:儿子认为应该用中央厨房那种方式来做盆菜,这样可以尽可能扩大产量,做连锁;父亲却味道的正与菜的品质,他认为只有手工做出来的味道,才是最正的。爷儿俩因为这件事没少发生争执。

  “拍摄之前,邓联兴做了一次盆菜给我们品尝,手工的味道是绝对不一样的。尤其是鸡鸭饭,我当时的感觉只能用‘好吃’和‘香’来形容,中央厨房怎能有这样的味道。”十分钦佩邓联兴的坚守,因为这样的坚守,并不多见,“如果邓联兴不做盆菜,那么邓氏族人的这项手艺就没有了,也就意味着这种传统的消失。”

  《舌尖2》里《心传》与《家常》两集,分别由与邓洁导演,这次《舌尖上的新年》,是两个人的“再度合作”。重点不在这儿,和邓洁不仅是电影上的搭档,还是生活上的夫妻。拍《舌尖2》时,他们俩一人当分集导演,另一个就做副导演。但性格与艺术表达上的不同见解,常会让他们为个镜头吵得不可开交,搞得旁人很无措。

  夫妻搭档联手,使得《舌尖上的新年》中流动着《舌尖2》的调调儿——广东烧鹅与咏春拳的片段交叉,渲染出一派江湖侠气,内外兼修、神形兼备,让人不由想起《心传》中“铲刀帮”传人李伯荣的孙子李巍和李悦,做扣三丝和油爆河虾时的刀光剑影。做糖瓜时麦芽糖在臂力的作用下弯折塑形,又与安徽油坊的古法榨油一样,充满力与美的较量。

  的父亲是厨师,在他的味觉记忆中,更多都是父亲做菜的味道:“每次过春节,家里的亲戚都会来我家,父亲会烧上一大桌子菜。”而他和邓洁选择走到一起,也是因为对味道的钟情,还有对味道背后人情的留恋。

  摄制组20个,扛着80个设备箱,探访了全国35地,行程近5万公里,采集了60多种美食的10000分钟素材……《舌尖上的新年》,记录了这些能够保存到今日的过年习俗和节庆美食。或许在未来的某天,年味儿会走远,但透过镜头,还能让人们以美食的名义,了解到过去的春节是什么样子。这里有庆幸,也有无奈。

  

0
0
0
0
0
0
0
0
下一篇:没有资料

相关阅读

网友评论 ()条 查看

姓名: 验证码: 看不清楚,换一个

推荐文章更多

热门图文更多

最新文章更多

关于联系我们 - 广告服务 - 友情链接 - 网站地图 - 人才招聘 - 帮助

版权声明:本站信息来源于网络 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到你的权利请联系站长删除

合作伙伴:

CopyRight 2002-2012 澳纽风味网 All Rights Reserved